新基建促进数字经济,数字化产业新变量

2024-06-21 区块链达人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未来必将在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前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曲凤宏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电子政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各类线上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支撑。

  新基建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根基。在新基建助推之下,我国将加快推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5G是支撑垂直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至2025年,5G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元,5G技术对其他产业贡献部分,预计增长11.9万亿元。

  当前,5G正进入商用关键时期,加快5G发展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行动之一。有关专家建议,要把5G赋能数字经济新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中,把5G网络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加大地方政策支持和落地实施,合力推进5G建设发展各项工作。

  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从长期看,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来加强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要尽快突破量子网络、卫星互联网核心技术,加快促进互联网基础资源政策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的构建与协同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深刻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表示: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4%;2035年,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预计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30万亿美元。

  工业互联网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优化存量,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降本。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广泛开展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减少用工量和压缩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大幅提升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其次,做大增量,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多元资源优化和维度创新协同,从而推动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和价值链拓展,带动技术高端化、产品高端化、装备高端化,面向柔性生产、敏捷响应、绿色运营等方向重构企业发展模式,催生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

  再次,融通发展,激发企业培育形成新增长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跨行业、跨地域、跨时空实现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促进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共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重塑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在重构产业逻辑。从竞争优势到“协同创造”,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从组织化管理到平台化管理,企业组织从层级化到网络化结构,向平台化转变,从做项目到做生态。面向数字时代,要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逻辑,运用新的逻辑指导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