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货币司法保护的新时代开始了

2022-06-22 区块链达人

2020年722,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法发[2020]25号,以下简称《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数字货币的这一最新表态,将对各级人民法院处理与数字货币相关权益案件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数字货币司法保护的新时代开始了,对于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将产生重大影响。

意见首次明确数字货币与网络虚拟财产、数据是不同的权益。以往司法实践中,除了有时候对相关数字货币不予保护以外,即使保护,也常常将数字货币视为网络虚拟财产或数据。如在(2015)金刑初字第00090号陈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一审一案中,比特币被视为数据;在(2020)浙03民终347号陈定赏诉谢作正合同纠纷二审一案中,法院认为代币发行融资行为涉嫌非法犯罪不影响双方当事人基于比特币持有、流转行为的效力认定,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进行交易,属于合同法上的交易对象,并未为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其相应民事利益应受到法律保护。而事实上,数字货币与后二者是有区别明显的不同的权益形式。

一般认为,虚拟财产是“能够为人所拥有和支配并且具有一定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和其他财产性权利”,广义上的虚拟财产是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账号等能为人所拥有和支配的具有财产价值的网络虚拟物,而狭义的虚拟财产一般指指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技能等。

数字货币与网络虚拟财产或数据,在具体法律保护时或许有交叉,比如在一定情况下数字货币与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类似,但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并非一致。这一次最高法院首次将数字货币与网络虚拟财产、数据并列,可以认为法院已经开始认为,数字货币与虚拟财产相比,其发行交易中涉及的权利义务、法律性质、法律责任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特点。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对等网络和数字加密开源算法运行的加密货币。数字货币与虚拟财产,以及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等,在发行主体、适用范围、发行数量、储存形式、流通方式、信用保障、交易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对等网络和数字加密开源算法的运行的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相似的概念有电子货币、虚拟货币。通常,电子货币主要是金融机构发行的与法币对等的电子形式法币,虚拟货币主要是指网络运营商发行的流通于运营商内部的不与法币对等的网络货币。

《意见》强调“健全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产权保护司法政策,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推动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明确和统一裁判标准,准确界定产权关系,合理划定责任财产范围”。

一般而言,产权是指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见》确认数字货币是新型权益,一定意义上是从产权保护角度承认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产权,保护其作为合法财产的相关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数字货币作为财产权司法保护,对于资产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涌现的新型权益,体现了财产形式的新趋势。对数字货币相关权益的保护,应该是与其他权益类型一样,需要进行系统地、全面地保护。

针对数字货币流通性强的特点,根据《意见》提出的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方面提出的一些要求,包括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角度,从尊重契约、促进金融为实体服务、拓展担保合同范围、规范互联网交易、促进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等五个方面,对于数字货币相关权益保护、争议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意见》中提到诸多举措,包括完善市场主体司法保护机制,进一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夯实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维护社会诚信与市场秩序,营造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健全涉外司法保障机制,推动建设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一站式多元解纷为切入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都将可能也应该在数字货币相关权益保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 : 数字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