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治理和社区治理 “区块链治理”新途径

2022-06-21 区块链达人

“区块链治理”是指,区块链生态的参与方及利益相关者,针对特定问题形成共识,并将其实现的过程,其核心是“决策权”的争夺和行使。笔者以为,区块链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核心治理,领袖分权治理,项目自治。

在DeFi“治理币”的概念出现之前,“区块链治理”一直是个比较生僻的话题,与之相关的文章和观点并不多见。大部分的时间,人们更加关注币价的涨跌,行业风口的更迭,抑或明星项目的起伏。本文将试图回溯区块链治理的发展历程,结合DeFi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早期的区块链的建筑师们,许多都借鉴了现实社会的经验。因此人们习惯于将区块链的治理构架与现实社会中的政治构架对应起来,例如西方的“三权分立”体系等,并对比双方的优劣异同。但是这种以代码为基础,以创造信任为初衷,以去中心化为愿景的体系一旦开始运转,就已经摆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

概括来说,完整的区块链生态大致包含四种角色:创造者,维护者,使用者和支持者。角色的划分并不绝对,可能会出现身兼多种角色的情况。

创造者,是指项目方,核心技术团队或基金会。作为区块链项目的建筑师和白皮书的撰写者,他们从底层构建了整个生态模型,并通过IXO的方式启动项目。

维护者,主要是指矿工和矿池(包括矿机生产商)。他们通过特定的挖矿规则赢取记账权,对系统中发生的交易进行确认,将其上链后形成新的区块,并因此获得爆块奖励。

使用者,是指连接在区块链网络的用户节点。他们使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易,支付手续费,同步账本信息,参与社区活动等。

支持者,是指不针对特定的区块链项目,为整个区块链生态提供服务支持的个人或者机构。例如媒体,交易所,钱包,预言机Oracle等。

区块链发展的历史,也是治理方式的演化史。当我们厘清了区块链治理的基本定义和角色构成之后,就可以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探寻其发展脉络。

笔者以为,区块链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核心治理,领袖分权治理,项目自治。

1)技术核心治理与比特币。

中本聪在发布白皮书的时候,初衷是建立“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他将核心参数和共识机制写入代码,让“代码即法律”的概念深入人心。比特币很快有了自己的生态框架:矿工,交易所,钱包纷纷涌现,一度将其市值推高到数千亿美元。

当然,完美的代码并不存在,基础协议的改进和升级无可避免。在保障去中心化和开源的前提下,比特币实际上遵循着开源软件传统的协作治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BIP协议(比特币改进提案)。在开源技术社区里,BIP允许任何人对比特币协议提出改进的想法。经过必要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审核,并得到大部分全网算力的支持之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以下简称Core)将其实现,这种方式也被称为“链下治理”。我们也许不会意识到,助记词规范的确立来源于BIP39,而跨链钱包的实现得益于BIP32/BIP44。

但是这种治理方式,一度引发对“Core是否拥有过度话语权”的质疑。随着比特币交易的火爆,比特币网络变得拥堵不堪,但是“扩容”的概念一经提出,却引发了巨大的分歧。以吴忌寒为代表的“大矿池”一派,和以Core为代表的“技术核心”派,经过数轮博弈后无法达成共识,只能通过硬分叉的方法,分道扬镳。

这场打着扩容名义的理念之争,实际上是利益驱动下的权力争夺战。当矿工意识到已经掌握了足以威胁网络安全的算力,对话语权的追求也就顺理成章。昔的维护者,开始以算力为武器,挑战现有体系下创造者的权威,争夺更多的决策权和利益分配。

2)领袖分权治理与以太坊。

以太坊在许多方面都借鉴了比特币的链下治理模式,也存在着类似的EIP协议(以太坊改进提案)。除了“链下治理”的模式,以太坊也在推动“链上治理”,例如以太坊的矿工可以通过投票来选择增加或减少Gaslimit。

总的来说,以太坊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核心开发者,社区,基金会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决策权。核心开发者决定技术路线图,并发布新代码;社区如果不同意核心开发者的决策,可以进行分叉;Vitalik建立的以太坊基金会在倾听社区愿景,协调协议升级和运营管理方面,发挥着领导的作用。

在TheDAO事件造成的社群分裂危机中,Vitalik的领袖魅力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虽然Vitalik刻意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将决策权更多的转移给基金会和社区,但是随着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的不断出走,很多人依然将Vitalik视为唯一的精神领袖和技术靠山。

     与比特币的“集权”相比,以太坊的“分权”同样带来了麻烦。

2019年 3 30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Lane Rettig 在推特说:“以太坊的治理已经失败。”他认为“以太坊基金会害怕做决定,核心开发者也害怕做决定,以太坊的治理成为一团散沙”。

讽刺的是,大家不是在抱怨决策权不够,而是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不愿意承担对应的责任。以太坊路线图所规划的PoS转换,似乎变成了救命稻草 - 至少这将从共识层面给出可能的矛盾解决方案。

3)项目自治与DeFi崛起。

DeFi的英文全称为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DeFi产品以公链(如以太坊)为底层框架,以智能合约为核心机制,致力于提供人人可用,不可篡改,无须许可的开放金融服务。

据DeFiPulse统计数据,截止到722,DeFi产品的锁仓价值超过了30亿美元。DeFi的崛起有三个关键因素,回归了本质的金融属性,智能合约的深入人心,以及DAO(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的不断发展。

纯粹的金融活动,客观提升了参与者和支持者的地位,让媒体,KOL,风投基金等都成为利益相关者。参与者在“流动性挖矿”等活动中,成为关键的LP(流动性供应商),直接验证着产品的模式。而媒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行业能量,舆论通常会对参与者产生直接的影。

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在提高了治理透明度的同时,也客观的降低了技术核心的重要地位。Oracle(预言机)和AMM(自动做市商)的崛起,进一步保障了项目去中心化的程度。

而DAO不断发展,则为DeFi的“项目自治”带来曙光,让“去中心化的组织”运营“中心化的项目”成为可能。

对于一个去中心化的DeFi系统来说,治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代码治理和社区治理。

代码治理,  是将预设的权利和义务参数固定在智能合约的代码中,由系统自动执行。社区治理,是拥有自治权利的社群成员达成共识,对智能合约的相关参数进行重新配置。例如抵押比率,手续费率,清算折扣等。

治理币作为权属证明,持有人拥有基础设施使用权和资源分配权,而治理币的流转,能够调节各个角色之间的利益分配,增强其参加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的动力。

概括的说,通过治理币的分配,DAO可以将代码演化和融资运营的决策权逐步转移给社区,让项目的“使用者”无限接近于项目的“所有者”,进一步推动去中心化治理的实现,同时解决了区块链治理必须面对的问题:有效激励和达成共识。

原力协议CEO雷宇说道:在引入“治理币”的概念后,DeFi行业客观上进入了“稳定币+治理币”的双代币(多代币)时代。

区块链治理的模式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都有其现实意义。在“去中心化”愿景和“去信任化”的基础上,更多创新的治理方式将不断涌现。